为什么在科技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依旧要学国学?

在哲学中有着名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对个人、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来都很重要。假如搞清了这三个问题,那么活着就会很踏实,很有目标感。

前些日子,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在科技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依旧要学国学?

学国学其实就是在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

认为科技文明代表着一切,它就是生活的究极意义。有这种认知,不能说不对。因为我们有一大部分人是从物质匮乏的境况里走出来的。突然间变得富有,精神上一时还无法适应,思想上也还没有跟上来。

有这样的认知无可厚非。在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时候,物质是人生核心,其他高尚一点的追求就是个屁。科技文明代表着一切这种认知的出现,往往都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超越精神文明的发展的时候会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

有一些概念我们需明白,科技文明是物质上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它更多的是倾向于有形的,这类我们可以称之为物质。

而一个人的发展,物质需求是要有的,同时精神需求也是要有的。只是物质需求是显性的需求,我们更容易感知到,通俗的说就是更容易发掘它的存在。而精神需求是隐性的,你可能迫切需求精神方面的补充。但是你却无法理解,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

像一些有钱人,物质已经满足,只差精神的满足。我们假如说精神欠缺是一种“病”,他们生病了却不知道。只知道内心有点空,需要一些什么东西去填满他们。而他们往往认为是肉欲的满足,就嫖起来了。或者去吃一些豪华的餐饮,甚至有的人接触毒品等等。这些方式,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只是暂时把问题隐藏起来了而已!

这些方式都是让自己忙碌起来,从而停止思考。也就感受不到那种精神缺乏感。很多人误以为这些方式是对的。说起来可以用“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来概括之。最终财富的累积,会把他压垮,直至成为金钱的奴隶。

如果学国学,它会让一个人能够承受很多。在浩瀚的知识面前,感觉自己渺小,更加脚踏实地,更加的沉稳。国学涵盖面很广,让一个人的慢慢沉淀下来。这个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能体会。

我们可能生活在国内,对国学的感受没那么强烈。出国了之后,当跟外族接触的时候,就会很强烈。他们很注重对自己的了解,当然不是那种睡大街的人。而是外国的精英分子,他们很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